悼文的种类
悼文按写作表达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叙说性悼文与议说性悼文。
1. 叙说性悼文
以叙说死者的.生平业绩为主,恰当参与一些阐明性文字,这是集体组织现在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悼文。
2. 议说性悼文
以阐明死者的高尚情操、品德、风格,议论死者生前对党、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及提出学习要求为主要内容,恰当加以叙事。
3.抒发性悼文
以抒发感情对死者吊唁之情为主,并恰当交叉叙事或议论。
通常来讲悼文没有固定的格局,但宣读体悼文形式却相对稳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宣读体悼文的格局写法。
宣读体悼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标题
标题的组成方法有两种状况。
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称承当标题。如《悼文》。
另一种由死者姓名和文种名一起构成。如《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文》。
(二)正文
悼文的正文通常由最初、中段、结束三部分构成。
1.最初
以悲痛的心情阐明召开或参与此次追悼会的目的,尽可能全面而精确地阐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摆放顺序。接着简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
2.中段
接受最初、思念死者。这是悼文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二是对死者的思维、精神、风格、品质、修养等作出综合的点评,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发生的积极影响。如鼓动、鼓励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典范等。该部分的介绍可先概括地说,再详细介绍;也可先详细地介绍,再概括地总结。
3.结束
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吊唁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承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最终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眠吧”之类的话。悼文的结束要积极向上,不该该是消极的。所以最终的结束尽量不用“安眠吧”这句话。由于“安眠吧”是西方天主教为死者举行仪式时用的一句话,这里边含有人生在世是苦楚的,只有身后才干幸福的消极思维。
(三)落款
悼文一般在最初就已介绍了参与追悼会的人员状况,所以悼文的最终落款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