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9884868 QQ/微信同号:972445352
相关专题: 悼词 答谢词 讣告讣闻 挽联 祭文 吊唁词 哀悼词 安慰短信 唁电 墓志铭 碑文 清明节文稿

 

殡仪知识:祭奠花圈挽联_花圈上的挽联怎么写_丧事挽联大全

 

祖母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慈竹风摧,鹤唳一时悲属纩  西山日落,鸠扶只影恨含饴...

挽妻联

  • 发布于 2020/3/16

贤妻胴身朝帝座  拙夫顾影哭神前  无产无财无内助悲矣  有经有道有基督慰耶...

挽各界人士

  • 发布于 2020/3/16

(八)挽各界人士   政界   丹心照日月,刚正炳千秋   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   哀歌动大地,浩气贯长空   耿耿丹心垂宇宙,巍巍功业泣山河   伟绩丰功垂青史,高风亮节励后人   志壮情豪诚可敬,赤诚坦白留美名   奋斗为人民精神不死,光荣留青史百事流芳   惊回首留伟业丰功垂宇宙,抬望眼存高风亮节励人民   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

男、女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挽男联   前世典范,后人楷模名留后世,德及乡梓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   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   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   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   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   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   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 挽女联   秋风鹤唳,夜月鹃啼独剪西窗,梅...

悼念男性亲属挽联大全

  • 发布于 2020/3/16

1、通用类   XX先生千古XX同志千古XX同志灵右   挽男语词   勤劳一生一别千古教子有方壮志常存重如泰山功业长存   音容宛在功高德重松柏长青福寿全归千古流芳毕生忠厚   典型足式驾返蓬莱青年楷模鹤归华表老成凋谢典型安仰   骑鲸西归南极星沉蓬岛归真山阳闻笛大雅风云老成云亡   挽祖父联   祖德难忘,风凋祖竹,哀号王父,燕贻恩深   一夜秋风狂摧祖竹 ...

什么是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写挽联应该是立意积极的,与时代精神合拍的,对人民起正面作用。在写作中要求有针对性、真实性、不能把挽联写成通用联,既适用于张三,也适用于李四;并要有艺术性,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讲求技巧,作到言简意赅,一语千韵,使人过目难忘。   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

文人自挽联集锦

  • 发布于 2020/3/16

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我国各族人民里,喜欢在喜庆佳节里贴上一首对联,但是也喜欢在葬礼上送上一比挽联。自清代以来,开始有一些文人雅士,也喜欢写作自挽联,目的是或总括一生,或遗言传志。给后人留下警示。   曾在乾隆年间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官的大学士纪晓岚,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闻强记,知识丰富。他曾说自己从四岁起,直到晚年,没有一天离开过文房四宝。生前,他...

通用挽联(一)

  • 发布于 2020/3/16

音容宛在浩气常存秋风鹤唳夜月鹃啼 恩泽四海功高九天花凝泪痕水放悲声 教诲永记风范永存常怀典范寄托哀思 秋日鹤唳夜月鹃啼寿终正寝鹤驾西归 寿高德望子肖孙贤千秋忠烈百世流芳 流芳千古光启后人情怀旧雨泪洒凄凉 严颜已逝风木与悲精神不死风范永存 功德无量青史永垂名流后世德及乡里 留芳百世遗爱千秋花凝泪痕水放悲声 花落水流兰摧玉折悲歌动地哀乐惊天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功德国标彤史芳依白云...

挽同辈亲属(转摘)

  • 发布于 2020/3/16

杨柳春风怀逸致;梨花寒食动哀思。      玉树栽来欣擢秀;琼枝萎去动悲怀。      不图花萼终联集;何忍雁行各自飞。(挽兄弟)      雁阵霜寒悲折翼;鸰原露冷痛孤翔。(挽兄弟)      幸托丝罗荣分椿荫;悲歌蒿薤空奠椒浆。(挽亲家)      儿女亲事今世如意;两家结缘再生相逢。(挽亲家)      魂兮归来,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挽兄)      训弟课儿,一生辛...

通用挽联(二)

  • 发布于 2020/3/16

名流千古;光启后人。 音容宛在;笑貌长存。 此地共枕;它乡同眠。 千秋忠烈;百世遗芳。 功德无尽;青史永垂。 清白磊落;正大光明。 寿终正寝;鹤驾西归。 悲魂归去;遗言永存。 一生留美德;半世树嘉风。 高风传乡里;亮节照后人。 一生行好事;千古流芳名。 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 雨洒天流泪;风号地放悲。 终生辛勤劳动;一世淳朴为人。 绿水长吟芳德;青山永志雅风。 完来...

挽联1

  • 发布于 2020/3/16

天不留耆旧人皆惜老成此日骑鲸去何年化鹤乘 壮梁悲落月鲁殿圯灵光海内存知已云间涉德音 庾公楼月冷处士里星沉寿终德永在人去范长存 哀慕有余恸瞻依无尽时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 读礼悲风木吟诗废蓼我天下遗一老人已足千秋 化悲痛为力量继遗志写春秋以正气还天地将身心献人民...

挽联2

  • 发布于 2020/3/16

正喜春园共把盏奈何南渍正销魂鹤唳三更空月冷鹃啼午夜咽风寒 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平生壮志三更梦万里西风一雁哀 翠色和云悲夜月鸿雁声哀月一轮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型留与后人传 碧水青山认作主落花啼鸟总伤神称觞沿忆登堂事挂剑难为过墓情 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何日一梦飞蝴蝶竟使千秋泣杜鹃 一趄风烛红霞敛万古仪型碧草埋大雅云亡梁木坏老成凋谢泰山颓 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明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

挽联3

  • 发布于 2020/3/16

秋水蒹蔚溯回往哲青风桃李想象斯文 秋色荒凉乔阴莫仰愁云黯淡仙驭难回 客燕思归悲添秋士宾鸿信断梦杳仙乡 梅蕊开时噩音忽至蔚灰动处大梦难回 蒲剑斩邪魔高千丈榴花照眼血染双行 高风送秋飞霜迎节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如此韶华青犹未老何来噩耗人竟云亡 功勋盖世为举家同悼精神不殒与事业长存 貌杳音沉身归静府应无憾儿悲女泣泪洒江天恸有余 驾鹤难回终隔云山家万里骑鲸采石五百年明月重圆 时事伤心风号鹤唳人何处哀情惨目月...

实用挽联大全1

  • 发布于 2020/3/16

挽男联   前世典范,后人楷模名留后世,德及乡梓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   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   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   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   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   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   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   挽女联   秋风鹤唳,夜月鹃啼独剪西窗...

实用挽联大全2

  • 发布于 2020/3/16

挽各界人士   政界   丹心照日月,刚正炳千秋   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   哀歌动大地,浩气贯长空   耿耿丹心垂宇宙,巍巍功业泣山河   伟绩丰功垂青史,高风亮节励后人   志壮情豪诚可敬,赤诚坦白留美名   奋斗为人民精神不死,光荣留青史百事流芳   惊回首留伟业丰功垂宇宙,抬望眼存高风亮节励人民   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

话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胡中行   对联不好写,写挽联尤难。因为它不仅照例要讲究平平仄仄、词性节奏,还要力求对逝者盖棺论定,或抒情,或评论,或低回,或高昂,借此引弔者之共鸣,给家属以安慰。所以撰写挽联应该是一门综合的人文艺术,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权衡考量,其实也就是“功夫在联外”。   记得著名科学家、复旦大学顾问谈家桢先生去世时,校方委托中文系写挽联,系领导又把这项神圣任务交给我。那天我正好...

“空前绝后”的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2010-11-1804:46:00 来源:长江日报(武汉)   除了这篇充满溢美之辞的“黎公碑文”,章太炎在黎元洪病死后不久,还曾为之作过一副几乎是“空前绝后”的挽联。昨日,黄春华研究员向记者披露了这段历史。   1928年6月3日,黎元洪病死天津后,章太炎至书李根源:“天坼天崩,哀感何极”,并在上海为其设奠,并作《...

三副个性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村里有一位解放初毕业的大学生,爱好文学,擅长对联,又写得一笔好字。村里有红白喜事,主人以能请他写副对联为荣。他为人写了多少副对联,无法考查,但有三副挽联,却令人称道,广为传诵。   某一年,村里去世了一位老人。老人生前贤良厚道,儿孙满堂。老人去世后乡邻都扼腕叹息,儿孙们更是哭成了泪人。主人请他写副挽联,他稍加思索,提笔写成。对联为:泪滴沉沦流满海;嚎啕哭喊哽咽喉。横批是:“痛哭流涕...

郭沫若悼念鲁迅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2009年03月27日15:41:49 来源:新华网综合   郭沫若和鲁迅之间虽然因为误会和见仁见智而曾就“革命文学”和“两个口号”(“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有过文字之争,但郭沫若先生还是在《鲁迅与王国维》中坦率地表示:“在今代学人中,我最佩服的是鲁迅。”从...

挽渡河老者

  • 发布于 2020/3/16

挽渡河老者   千尺潭水深,杨柳渡头增客泪   两山灯火冷,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联挽渡河老者,遣词选字紧扣梢公的生活环境。你看潭水千尺,灯火两山,渡头杨柳,江上烟波,这些景物都足以勾起人们对一生辛勤迎送过往渡客的渡河老人默默的思念。“增客泪”和“使人愁”,更增加了过渡客人对老梢公去世的深深哀悼。其中“千尺潭水深”...

悼念挽联1

  • 发布于 2020/3/16

尽其所学奉献给祖国 倾其所能服务于人民...

挽茅盾

  • 发布于 2020/3/16

挽茅盾   八千里出生入死,歇浦潮声,珠江蜃气,渝州夕雾,京国朝霞,大笔淋漓,尽化为苍生霖雨   六十年呕心沥血,清明即景,子夜长歌,霜叶情思,白杨礼赞,天才纵横,全都是传世文章   本联犹如一篇名人小传,上联记述茅盾革命足迹。“歇浦潮声”指192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珠江蜃气,指1925年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渝州夕雾,指1940年在重庆任文...

左宗棠挽曾国藩

  • 发布于 2020/3/16

左宗棠挽曾国藩: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悼念挽联2

  • 发布于 2020/3/16

万里长城万骨枯天崩地裂千古罪人 千里长江千顷粮山环水绕一代伟人...

挽范亭

  • 发布于 2020/3/16

挽续范亭毛泽东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邃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续范亭,山西崞县(今原平)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后为国民党将领,抗战时赴延安。1947年9月12日在山西临县病逝,中共中央追认他为正式党员。上联颂扬续范亭在为争取民族解放、阶级翻身革命事业中所作的贡献。西安事变时,他拥护共产党抗日主张,回山西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后又在解放区历...

悼念父亲母亲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拜天拜地拜父母父母为儿女撑起一片广阔天地 谢山谢水谢乡亲乡亲帮后代绘成一幅美丽山水...

父为儿子写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从今年8月开始,老兵就开始考虑走留的问题,许多同志思想出现了波动。薛相林也面临走留的问题,但他在正确对待的同时,还积极协助干部做好其他同志的思想开导和疏导工作。薛相林自入伍以来,一直担任石鼓消防中队文书,他充分发挥自己书法较好的特长,主动承担了中队宣传板报的工作,经他一手抓的板报工作,深受领导的好评,官兵的喜爱。他协助中队干部创办的队刊《银色水枪》,一度是全市部队的样板,深受全市部队官兵的好评。2...

2010年挽联集

  • 发布于 2020/3/16

睡足轩散人   2010年挽联结集   这些是2010年为那些往生的老同志写的挽联,   至此新年之际结集于此备忘,也祝福天堂里的他们新年快乐!但愿天堂   没有通胀!   1001   为李尔重同志撰写的挽联   尔学马列尔闹革命尔为人民尔言心声播大千;   重看实践重视民生重保旗帜重传宗旨泽万古。   二〇一〇年一月三日星期日   1002   为老...

过于自得的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王立嘉   文言、辞赋在今天的意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语言,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文字,这个道理应该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在白话文的今天,那些数百年前乃至数千年前的文言文、诗词歌赋依然感动着我们,依然在形式上被许多人喜爱、使用,这个事实也应   该是没有疑义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文言文、诗词歌赋悠久的活力何在?这些形式能否更深刻地融入今天的生活?   读者王立嘉先生致信本...

为牺牲在"非典"战线上烈士们所作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2009年03月27日15:59:04 来源:新华网综合   在抗“非典”的一线战斗中,中国的广大白衣战士们表现出了无私无畏的职业精神,邓练贤、叶欣、梁世奎、李晓红、范信德、刘永佳、陈静秋、陈洪光、胡贵芳、陈冠良……已先后在内地、香港和台湾等地殉职,他们是千百万战斗在抗“非典”一线上的白衣天使们的代表,为表示对他们的纪...

三改挽联悼慈母

  • 发布于 2020/3/16

2009年03月27日16:07:14 来源:百度   江也深,海也深,最深慈母恩!   一慈母辞世,竟走得这样猝然!   当我星期五晚上刚从外地出差归来,妻就告诉我:住在乡间的母亲旧病又犯了,父亲昨天下午赶到城里,她几经周折才找到几瓶药,父亲接过后便又匆匆地回乡下去了。当晚,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第二天一早,就心急火燎地回到生我养我的乡村。   萧瑟的秋风伴我走进家门,掀开炕帘,正...

四位大师与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刘克敌   当年清华国学院极盛之时,聘有四位导师,皆为一时之选,这就是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与赵元任。当时梁启超刚过五十,王国维则还不满此数,而陈、赵二人则连四十岁都不到,可谓风华正茂,正值从事学术研   究的黄金阶段。可惜好景不常,随着1927年王国维的投水自尽和1929年梁启超的因病去世,四大导师一下去掉一半,清华国学院顿时萧条起来,如果王、梁二人不是如此过早离开人世,则清华的国学研究...

夫妇同生死自撰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2008年06月26日14:37 中国吉林网-吉林日报   本报讯(安国)吉林的吴玉成和贾国兰两位老人,是一对结婚70年的恩爱夫妻。他们同生于1915年,又于2008年4月1日同日病逝。先是妻子在3点10分去世;而后丈夫在19点23分离开人世,相差16个多小时,享年94岁。   在吴玉成老人患直肠癌到了晚期时,贾国兰老人因小脑萎缩已经瘫痪7年,为了给老人创造更好的休息环境,子女让他们分开居...

悼念大师的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前不久,两位泰斗级的大师——季羡林和任继愈,在同一天相继辞世了。有巴蜀鬼才之称的魏明伦很悲痛。但让他痛上加痛的是,在悼念两位大师的追悼会现场,他看到写给大师的挽联,声律不通,对词混乱,根本就是标语,简直太水了!他气愤地说,在两位大师的灵前出现这样的挽联,倘若大师泉下有知,也会遗憾的!   我把被魏明伦痛批的两幅挽联都找到了。   悼念季羡林的挽联是:   文望起...

楹联—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南京钱能训   新华日报社资深记者李志成驾鹤西去时,时任省记协秘书长的张泾德和我联名书写了一副挽联悬挂于他的灵前的情景仍记忆犹新,谁知两个多月前又传来了张泾德医治无效的噩耗,心中充满惆怅。他在苏州深入农村采访、写稿,在编辑部灯下编稿、审稿的身影,在我脑海里不断显现,以致夜不成寐,于枕上构思成挽联一副:春去秋来,为党报记录时代前进步伐,真实准确/寒来暑往,敬事业描绘文苑绽放奇葩,鲜明生动。第二天...

个性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2005年9月13日14:55   古往今来,墓铭志少有传世,但挽联如潮,往往不朽。韩愈是作墓志铭的高手,曾国藩是作挽联的圣手,湘间有民谚:“曾涤生包办挽联,江岷樵包办灵柩”。   胡林翼是曾国藩的李广,不幸早逝,曾悲痛不已,写下:“逋寇在吴中是贤帝与荩臣临终憾事/荐贤满天下愿后人补我公未竟勋名”;意犹未尽,在替弟弟写的挽联中,再发幽情:&l...

挽联几则

  • 发布于 2020/3/16

文/猪不戒   1)辛苦百年身易水前游悲逝水   文章千古事空山后学仰高山   (祖父)   2)横祸飞来慈容爱语忽化昨日梦   懿范犹存勤俭厚道永传后世人   (友母遭歹徒残害)   3)为人一生正直半世坎坷西去当一路有佑   留下千株桃李两代英杰回眸应九泉无憾   (家父)   4)粤花赣植风霜饱受心比天高两缀耕耘繁衍桃李千株只为痴心无时相忘   母...

嵌名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中国吉林网   常琳   春条辞岁杳,挽联悼人亡。对逝者,挽联最见真情;待生者,挽联足显才具。可惜时至今日,写得出好挽联者寥若晨星。任继愈、季羡林同日辞世,灵堂内外挽联不少,惟交口称赞者难寻。有报道说,“巴蜀鬼才”魏明伦,见挽联竟然怒从心头起:“这两位先生是国宝级的文人,但为他们写的两副挽联却连平仄都大有问题,根本就是标语。...

挽联的回忆

  • 发布于 2020/3/16

日期:2008-12-22作者:袁鹰来源:文汇报   “笔会”近日连续刊登两篇谈挽联的文章,让对此有兴趣的读者有空谷足音的欣喜。报刊书籍介绍名胜古迹的文字中,常常引用有关诗词和对联,坊间也见过不止一种“对联大观”一类的书籍,却很少见过专门写挽联的文章。对联,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中几乎是举世独一无二的,而作为对联一大门类的挽联,比之气势非凡的殿堂庙...

谈写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胡中行   对联不好写,写挽联尤难。因为它不仅照例要讲究平平仄仄、词性节奏,还要力求对逝者盖棺论定,或抒情,或评论,或低回,或高昂,借此引弔者之共鸣,给家属以安慰。所以撰写挽联应该是一门综合的人文艺术,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权衡考量,其实也就是“功夫在联外”。   记得著名科学家、复旦大学顾问谈家桢先生去世时,校方委托中文系写挽联,系领导又把这项神圣任务交给我。那天我正好...

谈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游任遂2005-09-30   生、老、病、死,这是人生必经之路,谁也不能避免。温州人讲排场,谁家有人去世,亲戚朋友,立即送来许多花圈、花篮。摆满住宅前后周围,以示对死者的哀悼。但很少看到有人送白纸黑字的挽联。原因是挽联要受规格的限制,比较难写。   最近我在《新民晚报》上,看到李大伟写的《有个性的挽联》。文内列举许多名家写的挽联。特别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挽联,在湖南民间有“曾涤...

挽联祭女侠

  • 发布于 2020/3/16

2010-06-20   □颖波   1907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我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被周恩来誉为“女中豪杰”的鉴湖女侠秋瑾在绍兴轩亭口惨遭清廷杀害,举国震惊。各界人士纷纷以挽联这种特殊形式声讨清王朝的残酷,缅怀女侠的壮烈。试举数例。   秋瑾被捕后,清吏逼供,她一语不答,只索纸笔书写了“秋雨秋风愁煞人”七...

妙笔著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作者:冯余广   ——有关鲁迅的挽联赏析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

哀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作者:韩崇文   挽联、墓联、陵园联,是楹联家族中一个庞大的分支。统称哀挽联。挽联是由挽词(挽词包括挽诗、吊文、挽歌)演变而来的,它用于吊亡、祭祀、追悼等活动中。墓联是刻在墓碑、墓坊、墓柱、墓园门上的楹联。陵园联是书写或雕刻在陵园的大门及有关建筑上的楹联。这三者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它们都是悼念、缅怀死者的,但应用的时间和场合不同。挽联是用于刚死者的灵堂、追悼场所等,墓联是用于死者下葬后的墓...

挽联的作法

  • 发布于 2020/3/16

作者:常江   挽联,也叫哀挽联,或者是为纪念死者而作,或者是为自己而作(自挽)。   挽联产生于北宋,据《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六·挽联》:   挽联不知起于何时,古但有挽词而已。即或有脍炙二句者,亦其项腹联耳。《石林燕话》载:“韩康公得解,过省殿试,皆第三人,后为相四迁,皆在熙宁中。苏子容挽云:‘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rs...

挽联:中国传统文化

  • 发布于 2020/3/16

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表现在许多方面,光靠几个“国学明星”到大讲堂忽悠,怕是起不了大作用的。   从前一个人去世,熟人朋友总是要送上一幅挽联,对逝者表示哀悼。如果去世的是位名人,送的人就会更多,挽联的作者还会暗中较劲,不仅比文辞,还要比书法,看谁的更好。若是伟人去世,那挽联挽诗就如潮奔涌,可以编上几本书的。   孙中山1925年3月逝世,据说在中央公园公祭时,各地送来...

自挽联一则

  • 发布于 2020/3/16

清朝湘潭有一个医生,他一生为人正直,从不讨好权贵,也常给穷人治病不收钱,施医济世。临死时,他作自挽联兼示儿孙。   联曰:   我愧无能,卅载功夫,可谓深焉,终难治贫者病根,富家钱癖,   人死何知,五尺棺木,亦云足矣,更毋须经忏损产,苫块伤身!   这比对联,内容不袭旧套,它道出旧社会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同时他主张丧事从简,移风易俗。难能可贵。...

挽联感想

  • 发布于 2020/3/16

2006-09-08马斗全文汇读书周报   平时读书甚少,竟于潘旭澜教授了解不多,更未见过其人。直到潘先生去世,京沪报纸多有纪念,这才注意到这位令人尊敬的复旦大学教授,心里觉得有些对不起他。细读悼念潘先生的一些文章,深为潘先生的品行和学识所感,同样令人感动的还有诸人对他的深情。从悼念文章中,读到两副挽联,一副为嵌名联:“初旭虽隐,终有余晖扫妖氛;微澜不兴,可慰后浪逐前波。&rdqu...

挽联种类

  • 发布于 2020/3/16

什么是“挽联”呢?“挽”,是对逝者表示悼念。“挽联”,就是哀挽逝者的对联。它是由“挽词”演变而来的。   古人治丧,悼念逝者,或用诗,或用文,或用歌,或用词,这些形式,统称为“挽词”,它们大多用韵文写成。   对联兴起后,文人雅士们,便利用这一简洁和优美的形式来悼念逝者。...

男女通用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一生俭朴留嘉范万里名花凝涕泪   半世勤劳传姜风千条溪壑是哀声   留有勤劳典范美德堪称吾侪典范   继承革命家风遗言长示后世儿孙...

一幅挽联寄哀思

  • 发布于 2020/3/16

日期:2009-08-12信息来源:中华读书报   听到季羡林先生辞世的消息,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令我的头脑轰然一下,感到一座图书馆坍塌了,真有点头晕目眩。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用一座图书馆来形容是恰当的。中国上世纪50年代遴选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季羡林先生是他们中最后一个辞世的,无疑象征着一个学术时代结束了。   季羡林先生享年98岁,从教63年,这是多么吉祥...

联友挽联悼联老

  • 发布于 2020/3/16

2009-12-1619:34:37作者:王登科来源:运城楹联学会   近日,被运城市楹联学会授予“河东楹联之家”的山西新绛县阳王镇苏阳村王顺堂先生因病去世,市楹联学会、县楹联诗词学会和峨嵋分会,为失去一位酷爱楹联事业、并为弘扬楹联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联坛名将,无不感到十分惋惜。因为他德高望重,全村上下也为失去一位热衷于公益事业的老同志而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为表彰他损资助...

同辈亲属挽联集锦

  • 发布于 2020/3/16

杨柳春风怀逸致;   梨花寒食动哀思。   玉树栽来欣擢秀;   琼枝萎去动悲怀。   不图花萼终联集;   何忍雁行各自飞。(挽兄弟)   雁阵霜寒悲折翼;   鸰原露冷痛孤翔。(挽兄弟)   幸托丝罗荣分椿荫;   悲歌蒿薤空奠椒浆。(挽亲家)   儿女亲事今世如意;   两家结缘再生相逢。(挽亲家)   魂兮...

两副有硬伤的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2010-03-1023:09:53来源:光山通讯作者:徐德瑞   2009年7月11日,两位国学大师季羡林和任继愈先生于同日仙逝,这无疑是我国人文领域的巨大损失,国人无不为之悲痛!近日笔者读到两位大师灵堂前悬挂的两副挽联,不禁生发出一些感慨。   悼念季先生的挽联是:   文望起齐鲁通华梵通中西通古今至道有道心育英才光北大;   德誉贻天地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大名无名性存淡泊归未名...

岳母挽联两则

  • 发布于 2020/3/16

自入婿乡蒙厚爱;   何堪甥馆杳慈云。   凄凉甥馆慈云黯;   缥缈仙乡夜月寒。...

张文顺病逝郭德纲落泪写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2009-02-1611:27:12 来源:东南快报(厦门)   东南快报2月16日报道北京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因患癌症,虽经多方全力抢救,但终因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16日5时25分与世长辞,享年71岁。   德云社的网站发出讣告称,郭德纲携北京德云社全体,沉痛悼念为德云社发展鞠躬尽瘁的张文顺先生!   目前该网站已变为黑色纪念张文顺先生。   记者与郭德纲取...

岳父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丁年病入黄家路;   午夜惊颓太岳峰。   峰顶大人嗟已矣;   膝前半子痛何如。   泰岳无云滋玉润;   东床有泪滴冰清。   德范堪饮,惟冀泰山常荫婿;   鹤龄方祝,孰期冰鉴顿捐尘。   半子荷深恩,玉镜台前承色笑;   一朝悲怛化,璇闺堂上失慈晖。...

配偶率子女送挽联的写法

  • 发布于 2020/3/16

为了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悼,死者的配偶通常率其子女向死者敬献一个花圈,这样一是显得亲切,二是显得家庭团结。这种挽联的写法不同一般挽联的写法,有它自己的特点与讲究。   以死者是男为例,其妻率子女献送花圈,挽联的上联可写为:   “××,我们永远怀念您”;   “××,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父母挽联

  • 发布于 2020/3/16

杳杳双亲无复见;   哀哀两字不堪闻。   深恩未报惭为子;   饮泣难消欲断肠。...

母亲挽联集锦

  • 发布于 2020/3/16

莫报春晖伤寸草;   空余血泪泣萱花。   慈竹当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不留香。   冰霜高洁传幽德;   圭璧清华表后资。   无路庭前重见母;   有时梦里一呼儿。   惊春花染杜鹃血;   倚门深得子规啼。   罔报难酬慈母德;   挥毫莫罄此儿情。   直骨尤超古鹤上;   慈教仍存青云中。 ...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13/52 转到第页 共:3090个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