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内容一般是讴歌死者或描绘死者生平。它是对死人的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常书于丧礼上,悬挂在灵堂两边。
含义: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特色:写挽联应该是立意活跃的,与时代精神合拍的,对公民起正面效果。在写作中要求有针对性、真实性、不能把挽联写成通用联,既适用于张三,也适用于李四;并要有艺术性,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讲求技巧,作到言简意赅,一语千韵,使人过目难忘。
挽联的来源
挽联是古时候挽歌的变体。挽联的来源不详,我国现存最早的哀挽文字可见于《诗经》。挽联是办理凶事或祭祀先人时需求用到的一种重要方式,效果是哀悼逝去之人,表达对逝去之人的一种敬意与怀念等。
挽歌,是古时丧家的音乐,送丧者相和的声响。古人参与送葬,皆送丧挽丧车缓步前行,故之挽,也作輓。后人由此挽歌,变而为哀悼死者的联语,悬之丧幄。
据《石林燕语》云:宋韩康公绛,参与考试,得解,过省、殿试,皆名列第三,后为宰相四次迁调,都在熙宁年间。苏东坡挽以联: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挽联之风,由此开始。
挽联的书写方法
挽联能够写在长幅白纸上,也能够写在长幅白布(绢)上。
也有的当地是直接用老式的订被套的,被套心的那块布做挽联。
挽联是团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逝世对后人的影响等。
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
书写挽联的字体能够是正楷、行书、行草,也能够是隶书和篆书等,但以多数人能够辨认为好。挽联能够写在长幅白布(绢)上,也能够写在上长幅白纸上。可贴在追悼会会场两边、花圈上、门口、骨灰盒两边。
花圈和祭幛上的挽条分上下两条,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上联常用“吊唁XXX”,“悲痛吊唁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联常用“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 |